你的位置:在线股票配资平台_正规股票配资开户_免息股票配资开户 > 正规股票配资开户 > 配资平台查询 太和智库王世渝:迎接第三次并购浪潮
正规股票配资开户
配资平台查询 太和智库王世渝:迎接第三次并购浪潮
发布日期:2025-02-19 03:40    点击次数:74

配资平台查询 太和智库王世渝:迎接第三次并购浪潮

  激荡40年,《中国经营报》经历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数与网”到“云与端”,也一路见证中国经济的成长。

  正值《中国经营报》创刊40周年,著名投资银行家、并购专家、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世渝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细数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展望中国资本市场未来趋势。

  王世渝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参与者,主持了上百家企业的改制、重组、上市、并购及大量的投融资业务,被业内称为“系主任”。在他看来,“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次并购浪潮。一揽子政策包括新‘国九条’‘并购六条’等,不仅改善了资本市场的生态,也为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

  数字经济形态下,资本市场有可能改变资本的形成、资本积聚、资本表达、资本交易的本质。随着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的加快,丰富的数字化价值投资估值体系正在迭代更新。

  40年来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在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王世渝:我们这一代人非常幸运,西方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被我们浓缩到了短短40多年里。

  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最初主要聚焦于农村,从1984年起,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展开,《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要扩大企业在生产经营计划、资金使用、工资等十个方面的自主权,这是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步骤,也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重要标志。到了1985年左右,企业引入了承包经营责任制。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当时,两个交易所的上市股票只有14只,更多是为了向国际社会传递改革开放的决心。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明确指出,中国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学习西方市场经济。邓小平通过引入股票、有价证券等形式,渐进地将资本市场融入中国经济体系。1992年年底,华晨集团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这一事件对外释放了改革开放的信号。

  回过头看,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这是一段充满探索与挑战的历史,也是一代人的幸运与荣光。

  《中国经营报》:你如何看待过去4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变化?

  王世渝:资本市场的核心在于将资本作为工业经济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实现流通、交易和资源配置。这不仅仅是产品的市场化,更是企业资产的资本化。企业资产转化为资本,资本成为商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与交易,才标志着彻底的市场经济形成。

  这一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资本市场的基础建设,实属不易。然而,资本市场的创立初期准备并不充分。例如,尽管资本市场早在1990年启动,但直到1993年7月,中国才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这部法律,为资本市场中的股票发行、流通和交易提供了法律规范。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的创立,再到以法律为基础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要素市场的市场化为金融市场化提供了条件,而金融市场化又为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打下了坚实基础。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创立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改革,更是为中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做出的战略准备。

  数字经济重塑经济形态

  《中国经营报》:中国市场当前的并购热潮有哪些特点?

  王世渝:当前中国资本市场迎来第三次并购浪潮。在过去40多年中,“并购”概念并未一直处于热点。从2000年开始,并购才逐渐受到关注,而在此前更多的是兼并或合并,主要因为资本要素尚未完全放开。

  第一次并购浪潮是“抓大放小”(1997—2004年)。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在亚洲金融风暴和国内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朱镕基提出“抓大放小”政策(指集中资源并购大型企业或优质资产,同时放任小型企业或非核心资产自然发展或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优化调整)。这一阶段,大量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被卖出,一批民营企业崭露头角,形成了复兴系、涌金系等资本系。这次浪潮以调整经济结构、盘活资产为核心。

  第二次并购浪潮是股权分置改革与借壳上市(2007—2015年)。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上市公司股权实现全流通,控股权的价值大幅提升。同时,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优质资产借壳上市成为常见现象,大量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产证券化。这一阶段并购浪潮持续时间较长,直至2015年股市调整后逐渐平息。

  第三次并购浪潮是注册制与多层次资本市场(2015年至今)。当前,中国资本市场推行注册制,科创板等新兴板块迅速发展,推动大量初创科技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然而,上市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同时,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放缓阶段,各种内外部压力促使资本市场通过并购重组寻找新动能。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会如何演进?

  王世渝:我曾亲身经历了改革的时代,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参与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资本“系”。

  站在当下,类似于股票改革时期的重大变革再次来临,那就是数字化。很多人关注到5G通信、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或AI技术的某些热点应用,比如AI生成图像、视频等,但我的视角更宏观,这些数字技术不仅是独立的技术进步,更是推动整个工业经济从产品、生产、供应链、组织模式、企业经营管理、资本结构到产业体系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核心力量。

  数字经济带来的变革,不仅是科技产业化或产品化配资平台查询,更是一种经济形态的全面超越和迭代,是对我们几百年来的工业经济体系的一次系统性、深层次重构。这种变革的规模和深度,不亚于工业革命对农业经济的替代。